臺灣愈來愈多的攝護腺癌 - 這恐怕是一個不會改變的趨勢
亞洲泌尿醫學會秘書長 邱文祥教授
攝護腺一般大小約30公克左右,解剖位置在膀胱下面,骨盆腔括約肌上面。男性尿道係由攝護腺腺體的中間穿過。因為其位置正好位在男性膀胱出口,所以一有肥大或發炎,就會造成排尿問題。另,攝護腺亦能製造精液,平時存於儲精囊中。以及分泌一些具生理功能的類荷爾蒙,如:前列腺素。
近幾年來,老年人口增加,西方飲食普及與診斷技術進步,國人罹患攝護腺癌發生率也迅增加。雖然攝護腺癌的真正原因並不明白。一般而言,可能跟年齡、男性賀爾蒙、種族(特別是非裔美國人)、食物、和環境有關。攝護腺癌在歐美男性十分常見,目前已經是美國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高於肺癌。
根據台灣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
攝護腺癌目前是男性第六位最常見癌症。2012年有超過4,400位新病人,診斷時之平均年齡為74歲,且每年約有1,000位病人不幸死於攝護腺癌。臨床上,幸好有攝護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 (PSA)的發現,所以只要抽血就能夠及早發現可疑的病例。現在新診斷的案例中,約3/4為局部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症早期通常沒有任何症狀。開始出現症狀時,和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狀一模一樣,如小便不順,頻尿,尿急,血尿….等。當攝護腺癌侵犯貯精囊,會出現精液帶血或射精疼痛。若有骨轉移時則會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或脊椎受到壓迫而產生神經方面的症狀。
攝護腺癌診斷可先用肛門手指觸診。另可以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此標記無論是敏感性或特異性都相當高,是個穩定的臨床標記。但是,除了攝護腺癌之外,攝護腺肥大、發炎感染等病變也有可能造成PSA上升。正常PSA值為4 ng/ml,一旦血中PSA值異常升高,應接受進一步檢查。但他隨著年紀也會慢慢增加大過80歲的人,PSA小於6也算正常。可以利用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可計算出攝護腺的體積,觀察其組織是否均勻、鈣化程度如何等,可以協助判斷是否有惡性腫瘤的可能。
最近在早期診斷攝護腺癌的臨床方面有一些新進展。包括:可以參考血清流離/全部P S A的比值(游離PSA比值)。一般而言越高的比例越安全(一般為18%)。另外也有一種數值,可來估算你罹攝護腺癌的可能性,它稱為攝護腺健康指數(Phi),它是利用攝護腺特異抗原,游離攝護腺抗原,以及pro攝護腺抗原,以一個特殊數學公式計算出一個數值,進而更準確地來判斷你得到攝護腺癌的機率。
傳統上攝護腺切片檢查是經由直腸在超音波下找到邊緣腺體,隨意抽取兩邊共12個不同部位檢體病理化驗,當然這種方法比較粗糙,診斷率也一定比較低。
隨著科技的進步,歐美國家大多先利用核磁共振對攝護腺做一個三度空間的評估,利用核磁共振複雜的生理訊號找出懷疑的病灶。再利用核磁共振融合三度空間超音波,此切片係經由會陰來切片。可避免經由富藏細菌的直腸切片所可能產生的菌血症,有時會造成很嚴重的副作用,包括死亡。這也已經是現在歐美國家的標準作法,台灣也有很多家醫院進行這種準確的攝護腺癌切片方式。
如果確定是癌症,就要加做骨骼掃瞄、電腦斷層攝影或核磁共振攝影、偵測是否有癌細胞轉移淋巴腺或骨髂。攝護腺癌治療方式包括:觀察性治療、攝護腺根除手術(包括傳統手術、腹腔鏡、機械手臂等) 、放射線療法及組織插種放射物質。有遠處轉移時會採取荷爾蒙療法(兩側睪丸切除),或採用藥物治療,抗男性荷爾蒙藥物。也可以利用化學葯治療對賀爾蒙治療無效的攝護腺癌患者治療。標靶治療:對於以荷爾摩治療無效的攝護腺癌病人,可考慮給予標靶治療。
整體而言,現在因為檢驗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早期攝護腺癌可以被發現。在經由微創達文西輔助的攝護腺切除手術。其10年存活率,在第一期癌症已經可以達到百分之99 。而這種手術的併發症(最怕的完全尿失禁) ,也已經可達到小於1%。而且術中可以經由保留勃起神經而大概可以得到70%的術後勃起率。因此,此治療現況是相當不錯的。呼籲任何大過50歲的男性,請務必每年抽一次P S A。那你就大概不會因為攝護腺癌而失去寶貴的生命,這真是現代醫學的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