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六 08:30 ~ 17:00 (週日及例假日公休)    02-7727-7377
卓越AI腸胃鏡全身健檢31,000元 卓越AI腸胃鏡全身健檢+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33,000元 卓越AI腸胃鏡全身健檢+肝癌早期篩檢=31,500元

肝指數異常常見原因與猛爆性肝炎

昕新智慧診所專任醫師 / 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兼任醫師 —江建昌

醫學上常常檢測AST、ALT來代表肝指數。但您知道AST、ALT是什麼嗎?AST、ALT,又有另一個名字,GOT、GPT,是部分細胞中才有的酵素,最主要在肝臟細胞中。

當肝臟發炎,肝細胞受到破壞、壞死時,AST、ALT就會從肝細胞內跑到血液中,此時抽血檢驗就會驗出異常。其中,ALT與肝臟的專一性更好,比AST更少受到其他組織器官發炎的影響。ALT正常值上限一般是40 U/L以下,數值愈高通常代表發炎愈嚴重,甚至可能上千。

醫學上,若在8周內,因為嚴重肝發炎導致肝臟合成或代謝等相關功能受損造成昏迷等現象,則稱為『 猛爆性肝炎 』。而肝指數高,常常原因如下:
  1. 肝炎病毒
    台灣常見的肝炎病毒,為B肝與C肝病毒,此兩者主要是透過血液,不安全的性行為,醫源性等途徑傳染;B肝病毒還可以透過母親垂直傳染給胎兒。而最近新聞事件中的A型肝炎,則主要透過飲食與接觸傳染。
    而肝數AST、ALT數值偏高,有許多可能的原因,在台灣應優先考慮的就是B肝和C肝這兩種肝炎病毒。可以透過抽血檢驗,進一步了解有沒有B肝帶原或是否感染了C肝病毒。
    不過即使有B肝帶原,肝發炎指數又異常,也不能斷定就是B肝引起,這時會加驗血中B肝病毒量。當病毒量很低時,就要考慮其他可能性。
    C型肝炎的病毒量高低跟肝指數的連動則沒那麼絕對,所以只要有驗到C肝病毒,肝指數又異常,就無法排除為C肝病毒引起。
    若感染A型肝炎病毒,也可能造成肝指數異常升高,且通常會伴隨突然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舒服、茶色尿、黃疸等急性感染症狀,患者通常會因為上述不舒服症狀而就醫。
  2. 代謝相關脂肪肝病
    脂肪肝 也會使肝臟發炎、肝指數升高。脂肪肝若造成肝指數異常,則應積極控制與逆轉脂肪肝,否則可能會持續進展到肝纖維化,走向肝硬化、肝癌的不歸路。治療脂肪肝目前仍沒有「特效藥」,減重及運動就是最佳處方。
  3. 酒精
    喝酒傷肝普遍為大家熟知,所以有飲酒習慣,肝指數又異常,便要懷疑是否為酒精所造成。另外也可以抽血檢驗γ-GT(Gamma-glutamyltransferase,丙麩氨轉肽酶),這是一種分解蛋白質的酵素,在大量飲酒後的12至24小時,γ-GT會大量升高;而患有酒精性肝病的人,平時血中的γ-GT值就會升高。
  4. 自體免疫肝炎
    即是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的肝臟,大多無明顯症狀,通常是病人抽血發現才肝功能異常須透過抽血檢查了解是否有特定的自體免疫抗體,甚至要搭配肝臟病理組織上的表現,才能確診。
  5. 藥物
    常見藥物包含降膽固醇的Statins類藥物、抗生素、治療結核病的藥物、退燒的乙醯胺酚(即是常常聽到的普拿疼)、某些化學治療藥物等。
  6. 保健食品、偏方、中草藥
    有些保健食品、偏方或中草藥其中特定成份傷肝,導致肝指數上升。但有時是因為個體體質反應才造成肝發炎,保肝不成反傷肝。
  7. 其他疾病
    • 常見有運動造成的肌肉損傷,乃至橫紋肌溶解症,也常常造成肝指數高,主要原因為肌肉中也有AST、ALT這酵素,所以肌肉損傷時也會造成血中AST、ALT上升。
    • 而代謝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威爾森氏症等也會造成肝指數上升。
    • 還有許多非肝炎病毒,在感染時都會引起肝指數上升,如流感病毒、巨大細胞病毒、新冠病毒等。

上述說明,希望讓大家知道肝指數上升其實有許多原因,而較常造成猛爆性肝炎的原因有A型肝炎、B型肝炎、藥物中毒、威爾森氏症等。故若發現肝指數偏高時,建議找肝膽腸胃科醫師做進一步諮詢已找出根本原因,以期早期獲得較完整正確的治療以免走向猛爆性肝炎。

淺談消化道檢查
預防醫學之重要性及常見之大腸瘜肉種類

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之最新統計,大腸癌是國內第二多的癌症並具有非常高的死亡人數,民國第109年全台灣就有6489人死於大腸癌,不可輕忽。

大腸癌的產生主要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若可以早期發現並將瘜肉切除,就可以避免大腸癌的產生,或者是藉由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癌症並根治,存活率就可以高達90%以上。大腸癌的患者增加的主要因素,為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為主,建議多攝取蔬果等高纖維飲食與規律運動避免癌症產生,且要定期進行大腸鏡檢查。

那麼,若我們進行大腸鏡檢查後,那下一步該怎麼做呢?檢查就結束了嗎?是否要需要追蹤呢?一年?兩年?這裡就要先從大腸瘜肉的種類,也就是病理切片的結果來建議。

大腸瘜肉的分類主要由良性的增生性瘜肉(hyperplastic polyp),發炎性瘜肉(inflammatory polyp)和及具有癌化可能的腺瘤性瘜肉(Adenomatous polyp),後者包括了管狀腺瘤(Tubular adenoma),絨毛腺瘤(Villous adenoma),鋸齒腺瘤(Serrated adenoma)等分類。

增生性瘜肉為良性瘜肉,不太會有癌化可能。發炎性瘜肉通常是大腸發炎後產生,也不太會轉化成大腸癌。

但若是腺性瘜肉就具有癌化的可能,約3-10%的機會將來可能會演變成大腸癌。而在腺瘤的分類之中,管狀腺瘤的比例最高,大約80%的腺瘤為管狀腺瘤。而癌化比例較高的絨毛腺瘤則是只占5%左右,但卻是最可能演變成大腸癌的大腸瘜肉。另外,若瘜肉大小超過1公分就要密切追蹤注意.若能經由大腸鏡早期切除絕對是最好的結果。

最後,醫師給您的健康檢查報告中有提及切片檢查為管狀腺瘤,絨毛腺瘤,鋸齒腺瘤等較高風險的瘜肉,請務必回診尋求醫師諮詢;若是已經做過健康檢查也請再花點時間回頭來看看自己的檢查報告。以下為常見的大腸瘜肉影像以及大腸鏡的追蹤建議給大家參考.記得,預防絕對重於治療!

從“昕新”開始,以AI守護腸健康。
聰明的您,值得智慧的內視鏡檢查。

昕新智慧診所,不止在您看到之處要求完美,更在您看不到之處堅持卓越。

為了您,本診所消化道內視鏡採用富士旗艦型的機種 ( Fujifilm ELUXEO 7000),提供高解析度且明亮的畫面,配合傳統光學模式(white light mode), 及具專利之影像提升科技Linked Color Imaging-LCI , 與Blue Light Imaging-BLI ,輔助醫師注意腸胃道發炎變化、癌前病變、瘜肉等病兆。

但,我們不自滿於此。
更為了您,今年2月起,我們走在前端,正式啟用富士消化道內視鏡「AI」人工智慧系統(Fujifilm CAD EYE),醫師眼睛如同多了一個『電眼』,不僅協助發現瘜肉,也協助醫師判讀瘜肉種類,提升診斷的精準度。 在昕新智慧診所,無痛腸胃鏡檢查,是升級版的『AI』腸胃鏡,讓您的腸胃道,有雙重監視(人眼與電眼),創造更高品質。

昕新智慧診所,一直為您努力,值得您的信任。

當使用人工智慧輔助系統(EYE CADE)時,大腸瘜肉處會出現方塊餅有聲響提示
人工智慧輔助系統合併藍光影像光學模式時,會協助判斷瘜肉為腫瘤性或增生性瘜肉

臺灣愈來愈多的攝護腺癌 - 這恐怕是一個不會改變的趨勢

亞洲泌尿醫學會秘書長 邱文祥教授

攝護腺一般大小約30公克左右,解剖位置在膀胱下面,骨盆腔括約肌上面。男性尿道係由攝護腺腺體的中間穿過。因為其位置正好位在男性膀胱出口,所以一有肥大或發炎,就會造成排尿問題。另,攝護腺亦能製造精液,平時存於儲精囊中。以及分泌一些具生理功能的類荷爾蒙,如:前列腺素。

近幾年來,老年人口增加,西方飲食普及與診斷技術進步,國人罹患攝護腺癌發生率也迅增加。雖然攝護腺癌的真正原因並不明白。一般而言,可能跟年齡、男性賀爾蒙、種族(特別是非裔美國人)、食物、和環境有關。攝護腺癌在歐美男性十分常見,目前已經是美國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高於肺癌。

根據台灣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
攝護腺癌目前是男性第六位最常見癌症。2012年有超過4,400位新病人,診斷時之平均年齡為74歲,且每年約有1,000位病人不幸死於攝護腺癌。臨床上,幸好有攝護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 (PSA)的發現,所以只要抽血就能夠及早發現可疑的病例。現在新診斷的案例中,約3/4為局部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症早期通常沒有任何症狀。開始出現症狀時,和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狀一模一樣,如小便不順,頻尿,尿急,血尿….等。當攝護腺癌侵犯貯精囊,會出現精液帶血或射精疼痛。若有骨轉移時則會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或脊椎受到壓迫而產生神經方面的症狀。

攝護腺癌診斷可先用肛門手指觸診。另可以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此標記無論是敏感性或特異性都相當高,是個穩定的臨床標記。但是,除了攝護腺癌之外,攝護腺肥大、發炎感染等病變也有可能造成PSA上升。正常PSA值為4 ng/ml,一旦血中PSA值異常升高,應接受進一步檢查。但他隨著年紀也會慢慢增加大過80歲的人,PSA小於6也算正常。可以利用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可計算出攝護腺的體積,觀察其組織是否均勻、鈣化程度如何等,可以協助判斷是否有惡性腫瘤的可能。

最近在早期診斷攝護腺癌的臨床方面有一些新進展。包括:可以參考血清流離/全部P S A的比值(游離PSA比值)。一般而言越高的比例越安全(一般為18%)。另外也有一種數值,可來估算你罹攝護腺癌的可能性,它稱為攝護腺健康指數(Phi),它是利用攝護腺特異抗原,游離攝護腺抗原,以及pro攝護腺抗原,以一個特殊數學公式計算出一個數值,進而更準確地來判斷你得到攝護腺癌的機率。

傳統上攝護腺切片檢查是經由直腸在超音波下找到邊緣腺體,隨意抽取兩邊共12個不同部位檢體病理化驗,當然這種方法比較粗糙,診斷率也一定比較低。

隨著科技的進步,歐美國家大多先利用核磁共振對攝護腺做一個三度空間的評估,利用核磁共振複雜的生理訊號找出懷疑的病灶。再利用核磁共振融合三度空間超音波,此切片係經由會陰來切片。可避免經由富藏細菌的直腸切片所可能產生的菌血症,有時會造成很嚴重的副作用,包括死亡。這也已經是現在歐美國家的標準作法,台灣也有很多家醫院進行這種準確的攝護腺癌切片方式。

如果確定是癌症,就要加做骨骼掃瞄、電腦斷層攝影或核磁共振攝影、偵測是否有癌細胞轉移淋巴腺或骨髂。攝護腺癌治療方式包括:觀察性治療、攝護腺根除手術(包括傳統手術、腹腔鏡、機械手臂等) 、放射線療法及組織插種放射物質。有遠處轉移時會採取荷爾蒙療法(兩側睪丸切除),或採用藥物治療,抗男性荷爾蒙藥物。也可以利用化學葯治療對賀爾蒙治療無效的攝護腺癌患者治療。標靶治療:對於以荷爾摩治療無效的攝護腺癌病人,可考慮給予標靶治療。

整體而言,現在因為檢驗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早期攝護腺癌可以被發現。在經由微創達文西輔助的攝護腺切除手術。其10年存活率,在第一期癌症已經可以達到百分之99 。而這種手術的併發症(最怕的完全尿失禁) ,也已經可達到小於1%。而且術中可以經由保留勃起神經而大概可以得到70%的術後勃起率。因此,此治療現況是相當不錯的。呼籲任何大過50歲的男性,請務必每年抽一次P S A。那你就大概不會因為攝護腺癌而失去寶貴的生命,這真是現代醫學的一大福音。

不容忽視的新冠後遺症,輕症不代表之後沒事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Post COVID-19 Condition)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本土確診數屢創新高,雖然染疫者多數為輕症,只有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酸痛等症狀,不可忽略的是痊癒後的後遺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提示,「COVID-19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Post COVID-19 Condition)」或「延長性新冠(Long Covid)」,可能對於日常生活或身體活動功能造成影響。
圖 一: COVID-19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影響的身體各系統 圖片來源:USCDC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之定義
感染 COVID-19 病毒 3 個月後,仍有無法以其他診斷解釋,而且持續至少2個月的症狀
最常見之症狀
有些患者在康復後可能會因 COVID-19感染引發病理、生理學變化;急性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統失調與發炎性損傷;及重症相關的後遺症等,影響日常身體活動功能,以及造成呼吸、血液、心血管、神經精神、腎臟、皮膚等系統異常(如圖-1)。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倦、呼吸困難、胸痛、認知功能障礙、睡眠障礙等。這些症狀可能是康復後新出現的,也有可能是從感染初期持續至康復後(如圖-2)。

圖 二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可能出現的症狀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
輕症並不代表之後沒事
目前未能證實原本急性發病時的嚴重度及急性後徵候群有無密切關。雖然最近主要流行株Omicron感染多屬無症狀或輕症,仍有一定比例患者可能發生留下長期後遺症。最近美國非營利組織 FAIR Health研究指出,75.8%有後遺症的患者為不需住院的輕症,甚至部分根本沒有任何症狀之感染者。根據統計,從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1月期間約有7萬8000名患者被診斷有COVID-19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Post COVID-19 Condition), 34.6% 為36到50歲之年齡層,其中女性佔將近60%。
這三種症狀最常見
上述研究指出最常發生的三類症狀為呼吸困難(23.2%),咳嗽(18.8%), 不適與疲勞(16.7%)等。三分之一的患者原本是健康無任何慢性疾病。
如何照顧康復者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佈的新冠肺炎染疫康復者指引中針對患者的建議包括了解自己的狀況、自我壓力調適、自我復健及適時接受醫療協助等。如圖三

圖 三 :新冠肺炎染疫康復者指引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
定期追蹤、早期診斷、儘早治療
衛福部對解除隔離六個月內,有急性感染後徵候群之病患安排多專科醫療團隊 “COVID-19康復者整合診”,減少需要不同科別掛號就醫的困擾。如圖四

圖四:COVID-19康復者整合門診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
照護主軸針對康復者日常生活功能、生活品質、呼吸、疼痛、心理及及營養狀態進行調整。隨著國內確診人數攀升下,若民眾染疫後康復狀況不如預期,也可以儘早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同時, 適時接受健康查檢,用客觀的數據自我了解染疫後的狀況及免疫力也是維護健康重要的環節。

大腸癌年輕化,飲食習慣是關鍵

新光醫院 癌症防治中心 張鴻俊主任

年僅43歲的電影「黑豹」男星主角查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因大腸癌病逝,消息傳出不僅震驚全球影迷,也引發大眾對大腸癌發生年輕化的憂慮與重視。根據衛福部統計,大腸癌已連續11年高居全台10大癌症首位,每年約有1.5萬人確診大腸癌。過去大腸癌患者年齡層主要在60到70歲,但近年明顯出現年輕化趨勢。醫學研究已顯示年輕族群大腸癌的發生與飲食習慣有關。

喜歡油炸食物、經常吃燒烤紅肉、蔬菜纖維攝取不足,都增加大腸癌罹患風險。

年輕族群大腸癌的發生也與代謝症候群(包括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與肥胖)與抽煙習慣有關。要預防大腸癌重要的就是從改變飲食習慣做起。

雖然近年來相繼傳出許多名人因大腸癌過世的消息,事實上大腸癌如果能夠早期發現,治癒率相當高,第一期大腸癌五年存活率可達90%。因此除了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外,也要記得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在還沒出現臨床症狀前早期發現大腸癌。

醫學實證已顯示透過糞便潛血篩檢能有效降低大腸癌的發生、增加早期發現大腸癌並降低大腸癌死亡率。衛福部國健署針對50-75歲國人提供免費糞便潛血篩檢,而本院考量大腸癌年輕化的趨勢,特別於胃腸肝膽科門診提供40-49歲民眾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如就診民眾2年未做過糞便潛血檢查與大腸內視鏡檢查,並符合以下任一項條件者可免費接受檢查一次。

檢查條件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或血糖偏高、高血脂症、肥胖、脂肪肝、有抽煙習慣、有一等親大腸癌病史等。若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則應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以確定是否有大腸瘜肉或癌症。

大腸癌預防就從現在做起!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維持規律的運動、定期做篩檢!

吃對營養,「腸」保健康

新光醫院 林靖雅 營養師

癌症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大腸癌更是穩坐罹癌人數第一名的寶座,許多民眾莫不聞「癌」色變,但其實大腸癌是可預防的癌症之一。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約21~25%的大腸癌是可以透過調整飲食習慣、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的。

大腸癌約20%與遺傳、基因相關,而高達80%和不良的生活習慣、低纖維飲食、高脂肪飲食、肥胖、活動量不足等因素相關。為了幫助民眾預防大腸癌,政府推動護腸四重點:「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期篩檢、確診後定期治療」,其中「健康飲食」只要掌握以下飲食原則,就能輕鬆護腸少負擔!

  1. 足量彩虹蔬果攝取:每天至少攝取3份蔬菜及2份水果,各色蔬果為良好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植化素來源,並可以確保足量纖維攝取,維持腸道健康。
  2. 減少攝取紅肉(牛、豬、羊肉):建議紅肉每週攝取量不超過500公克(每日至多2兩紅肉),可藉由攝取白肉(雞、魚肉)、豆類(黃豆製品)及蛋類獲取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
  3. 避免攝取加工肉品:加工肉品(火腿、培根、煙燻肉品等)為高鹽、高油、高熱量的食品,且加工過程中也可能產生致癌物質,相關研究更指出,不論吃多少份量的加工肉品,都會增加癌症風險,建議少吃為妙!

希望大家謹記以上三點飲食原則,同時也別忘了多運動維持健康體位,一起遠離大腸癌,「腸」保健康,「腸」命百歲!

掌握5原則,吃出免疫力

韓侑潔 營養師

近期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造成人人自危,戴口罩、勤洗手已為每日防範病毒的黃金原則,是防疫的第一道防線。然而,除了外部防範之外,從飲食著手,增強內部免疫力更是不可忽視,免疫系統是人體的第二道防線,猶如身體的防衛部隊,負責抵禦外來病原菌,而完善的免疫力來自均衡的營養攝取。

  1. 均衡攝取六大類
    食物六大類包含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三餐均衡飲食、維持理想體重是身體健康的基礎,過重、肥胖或是體重過輕皆會導致免疫力衰弱。
  2. 優質蛋白要充足
    蛋白質是維持免疫系統的關鍵營養素,用於生成白血球及抗體,一般成人每日建議攝取4-6份豆魚蛋肉類(約1.5-2個女生手掌大)及1.5-2杯乳品類,黃豆製品、魚、蛋、瘦肉及乳製品皆為優質蛋白質來源。
  3. 未精製全穀更優質
    未精製全穀雜糧類包含糙米、紫米、燕麥、小麥、蕎麥、藜麥等,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E、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提供免疫系統所需的微量營養素。建議每日三餐中,至少一餐改為食用未精製全穀雜糧,如:白吐司改為全麥土司、白飯改為糙米飯或胚芽米飯。
  4. 植物性營養素要記得
    蔬菜及水果富含維生素C、礦物質及植化素,維生素C可促進白血球的增生及移動,增強對病原菌的吞噬能力。植化素是天然的化合物,如:紅色蔬果富含茄紅素、橘黃色蔬果富含類胡蘿蔔素及玉米黃素、藍紫色蔬果富含花青素、類黃酮等,皆有抗氧化及調節免疫的效果,建議多選擇深綠色蔬菜及各式不同顏色的水果。
  5.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不可少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人體的「必需脂肪酸」,包括次亞麻油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助於改善免疫及抗發炎。ALA天然存在於植物油中,像是亞麻籽油及菜籽油,而EPA、DHA可從食用鮪魚、鯖魚、鮭魚、沙丁魚等海洋魚類獲取,每週吃1-2次是不錯的選擇。

掌握飲食5原則,在飲食上多費點心思,就能多一點營養,多一層防護。

淺談消化道出血

胃腸科 張慧傑醫師

天氣變冷了,常常會有上腹痛。但是消化道出血不一定會上腹痛,其實是消化道出血冬天常見的胃腸道急症,可分為上消化道,下上消化道及小腸出血。食道、胃、到十二指腸的第二部分為上消化道;十二指腸三、四部分、空腸、迴腸 為小腸、大腸、到肛門為下消化道。

● 消化道出血症狀
可能從沒有症狀到噁心、嘔吐(吐咖啡色殘渣和吐鮮血)、解黑便( 像是瀝青一樣的大便)、鮮紅便、冒冷汗、四肢冰冷、頭暈等症狀。要是出血量多,可能合併血壓降低至休克、死亡的危險。
  1. 吐血
    從嘴巴吐出鮮血或是咖啡色的渣渣。
    出血點:通常是口腔、食道到胃這段的出血機率比較高,但是也要先排除肺部出血的可能性。
  2. 血便、血塊
    上廁所時解出帶有鮮紅色血塊的大便,或是直接解出鮮紅色的血塊。
    出血點:大部分從大腸,有少部分發生大量的上消化道出血。
  3. 黑便
    解出瀝青一樣黑色有粘性及臭味的大便。
    出血點:從食道、胃到小腸。
  4. 糞便潛血
    這是指肉眼看不到的出血,全腸道都有可能,目前國健局所施行的潛血檢驗是利用免疫法測得,比較專門於下消化道;但是一般測得的潛血是用化學法,全腸道都有可能。
● 出血原因
原因包羅萬象,像是消化性潰瘍、糜爛性胃炎、食道或是靜脈瘤破裂、食道胃接合處撕裂傷、腫瘤、息肉,血管發育不良(angiodysplasia)、憩室、大腸炎( 發炎性、感染性、放射性、缺血性)、痔瘡等。情緒容易緊張或常處於生活、工作環境壓力較大者容易增加胃出血。
  • 診斷:
    消化道出血的初步診斷可藉由糞便潛血檢驗, 需進一步經由胃鏡 , 小腸鏡和大腸鏡。如果內視鏡仍無法確定出血位置,可藉由膠囊內視鏡、血管攝影或核子醫學紅血球閃爍攝影等協助定位出血部位。
  • 治療:
    主要還是以藥物治療和內視鏡治療為主,依據不同的出血部位,內視鏡可以進行止血針、止血夾、電燒、血管結紮,或是進行血管攝影的栓塞治療,到最後的手術治療,都是依據病人的狀況不同,有不同的選擇。要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戒菸酒;避免刺激性的食物,飲料及調味料,如酸、辣、咖啡、高糖分的果汁、濃茶等。勿暴飲暴食。注意藥物服用,因抗凝血劑、抗血小板藥物;類固醇類藥及止痛消炎藥會增加胃出血的發生機率。萬一出現消化道出血症狀,請盡早就醫,切忌自行服用成藥或偏方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的黃金時間。

Line @

線上預約

服務專線

個人健檢

企業健檢
Line
@
線上
預約
服務
專線
個人
健檢
企業
健檢